打开贫困的枷锁
日期:2011-10-20 16:47:03  发布人:admin  浏览量:61

 

 

古人云,桔生淮南则为桔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不同的环境可能会造就不同的人,贫困的家境给大学生带来的挑战可能会比同龄人的大,遇到的困难可能也相对较多。

贫困是一个不确切的概念,很难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。它的核心是一个发展差距问题,人类社会有了私有制就有了差距,有了差距也就有了贫困,马克思曾经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,“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样小,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,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。但是,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,这座小房子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。这时,狭小的房子证明它的居住者毫不讲究或者要求很低;并且,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,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,那么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,越发不满意,越发被人轻视。”读懂了马克思,好像贫困也就容易理解了。贫困会带来什么?第一个直观的答案就是物质的缺乏或是不足。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: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容易更多地从经济角度考虑个人的发展,压抑个人欲求;自卑,缺乏人际交往的勇气;拘谨压抑,遇事多虑;文饰内心消极体验;等等。

但是,问题在于:是否物质上的缺失必然带来心理健康上的缺陷?没有SKI-Ⅱ、STARBAR,就会带来心理问题?!显然,这不是必然的反应。个案研究中发现,许多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孩子自强不息,取得了突出的成绩。但是不可否认,贫困是一个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。

核发:0 点击数:61 收藏本页
分享到